海运仓内参微信公号5月11日消息,钢铁煤炭行业是去产能的重要领域。在产业升级、生产模式更新换代的同时,也会造成行业内职工职位和收入情况的变化。
在去产能的同时,保障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、生活有保障一直是政府格外关心的话题。“海运仓内参”(ID:hycplb)注意到,在5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通过了《兴边富民行动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其中在化解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问题上,李克强总理还特别要求,要把做好转岗职工分流安置放在突出位置。
有什么具体对策吗?
按照国务院会议的要求,有如下三点值得关注。
一方面在于支持钢城煤城打造“双创”平台,加快培育新动能,强化就业困难职工托底帮扶。
自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号召后,“双创”不仅关涉到青年就业、创业问题,对耗能巨大的传统行业、尤其是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。创新与新动能发展,也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点,为经济困难的职工提供更多就业和致富的可能。
第二点值得关注的是,这次的会议提出,要及时拨付和用好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,地方和企业要落实相关资金与措施,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、生活有保障。
再就是加强债务处置指导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。
“海运仓内参”(ID:hycplb)发现,提出保障钢铁煤炭行业里的分流职工的生活与就业,早在去年就已开始。
2016年2月,在煤炭、钢铁行业去产能行动开始后,根据人社部估算,两个行业在化解产能过程中将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,其中煤炭系统130万人和钢铁系统50万人。
同月,人社部便发布了《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意见》。
分流的职工去哪里呢?根据要求,其安置渠道大致分为四个方面:
第一方面,企业内部安置。第二方面,促进转岗就业创业。第三方面,内部退养。也就是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,职工本人自愿,企业同意,可以实行内部退养。第四方面,公益岗位托底。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,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。